她是工藝數據海洋中的“神探”,是科室成員眼中極具人情味的“老武”,也是女兒嘴里埋怨的“不稱職的媽媽”,她就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晉西車軸股份有限公司車軸分公司技術科副科長、高級工程師武月英。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二十多年如一日奮戰在生產一線,用辛勤的汗水、無悔的付出詮釋著一名車軸人的真誠和執著。
孜孜不倦的“求知者”
24歲懵懂卻又滿懷豪情的年紀,大學畢業后的武月英進入晉西車軸開始了她的工作。實習期間,不規律的倒班生活,灰塵彌漫、噪音震天的工作環境并沒有讓她氣餒,她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借助實習的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二年通過考試走上了技術員的工作崗位,工作中因表現出色,多次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個人。
時光荏苒,2010年,武月英轉崗來到車軸分公司技術科,盡管機加工藝設計是她工作的主旋律,故障頻發的簡易數控、難以掌控的N30是她工作的主戰場,但只要有空閑時間,她就會沉下心讀書、做筆記、撰寫學習心得,幾年下來,辦公室幾個抽屜塞得滿滿當當的筆記本,成為她刻苦鉆研專業技術的最好見證。
在武月英求知進步的路上,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的是多年前的一次“車軸毛坯倍尺下料工藝改進”。在無改造經驗、無專家指導、無設計資料的“三無”情況下,作為技改工作負責人的武月英在巨大壓力面前選擇了自主學習攻克難關。30多個日日夜夜,她埋頭于查資料、對圖紙當中,和專業技術員反復論證,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帶領下,最終,分公司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車軸毛坯利用率較改造前提升4%,為企業節約費用60多萬元。
技術攻關的“領頭雁”
近年來,車軸分公司年均生產車軸產品200余種,且新產品逐年增加。2018年,分公司全年沒有發生一起工藝質量事故,這對于全年生產94321根車軸產品、每月涉及近20個產品轉換的機加生產單位,實屬不易,而在這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后,傾注著武月英的一番心血。
2018年,車軸分公司嚴格按照訂單拉動管理模式組織生產,加班成了技術科的家常便飯,每逢圖紙轉化、新產品新工藝試制生產的關鍵時期,武月英總是格外忙碌,剛剛根據客戶要求制定出的工藝圖、加工方案,便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向生產車間下發,同時密切跟蹤各工序生產過程,直到首件產品鑒定滿足客戶需求,任務可謂“緊急”。無論這一天是法定節假日還是雙休日,是風和日麗的晴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日,她從來不會因為任何借口而推遲工作,憑借著對工作強烈的責任心,協調各種矛盾,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
隨著車軸分公司“跨行業、不跨專業”生產新常態的不斷深入,面對更高要求的產品工藝制定、生產過程試制,武月英憑著女性特有的堅韌和細膩,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從每一個原始尺寸的核對到每一頁工藝過程制定,都是一絲不茍、細心審核,把數百種不同產品的相關生產文件做到準確無誤。
為落實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工作,武月英依據公司歸口管理部門的管理制度及下達的成本費用管控指標,建立和完善技術科成本管理指標體系與實施細則,對現行生產產品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嚴格落實分公司質量工作計劃、產品質量指標、質量改進計劃,同時,通過組織開展班組QC小組活動、質量分析會等,對影響生產和產品質量的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和精益改善活動。2018年,武月英相繼參與了難度較大的標準化動車組車軸開發、空鐵列車轉向架用中心銷軸的開發、軍品項目研發、車軸角度檢測量具的研究設計、綜合長度量具的設計等工作,并取得2項設計專利。
科室員工的“貼心人”
作為車軸分公司技術科副科長,如何配合科長帶領好團隊,真正讓科室成員安心于本職工作,武月英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她說:“思想態度決定一切,多一點溝通、尊重和理解,會更有利于班組工作的開展?!?/p>
工作安排時,武月英把“麻煩”“請”之類的詞掛在口頭;科室成員完成一項工作時,她會送上一個微笑,道一聲“辛苦了”;科室成員家庭遇到矛盾時,她以大姐的身份,耐心聆聽、開導,并盡可能地給予幫助;工作壓力大、人手緊,科室成員偶爾鬧情緒,思想上邁不過坎時,她總會開導說:“大家的辛苦我理解,但是既然干上這一行,就把它干好?!豹毦呷饲槲兜墓芾矸绞?,讓科室成員都親切地稱呼她“老武”。
在融洽的工作氛圍中,技術科成員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在任務壓頭時,迅速握指成拳,形成協同共進的強大合力,及時解決各類技術質量問題,保證了車軸分公司生產正常進行。 (石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