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晉西集團精密機加分廠有這樣一名員工,十幾年如一日,在生產一線默默奉獻著,在數控機床的隆隆聲中執著堅守著,為一個又一個生產任務的完成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晉西集團2018年度勞動模范、精密機加分廠數控車間主任劉勇冠。
初生牛犢不怕虎
2002年,剛剛技校畢業的劉勇冠走進精密機加分廠,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數控操作工。時值分廠成立之初,各種進口設備接二連三地安裝、調試,這些進口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面對如天書一般密密麻麻的純英文資料,連當時的技術員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初出茅廬的劉勇冠沒有退縮,他白天工作,晚上一個人默默鉆研,翻字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把英文資料翻譯出來,用一股“軸勁兒”吃透了進口設備的工作原理。
因技術過硬,劉勇冠擔任了小數控車間技術員,上任之初,他便對車間所負責的全部設備進行了程序優化,提高了產品加工的穩定性。正是這種踏實的工作作風,使他在技術崗位上站穩了腳跟,逐漸成長為分廠數控車床程序調試的行家。
雄關漫道真如鐵
經過在技術崗位上幾年的拼搏努力,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2013年,劉勇冠擔任了小數控車間主任。從普通操作工到車間技術員,再到車間負責人,職務在變,但他對于工作的責任感卻始終如初。
有一段時間,分廠訂貨量不足,員工們紛紛抱怨沒活干,要餓肚子了。劉勇冠深知大家工作打拼的不易,為此,他再三溝通、不懈努力,承攬回了二級民品。這批民品精度要求高、加工難度大、交貨時間短,不少技術人員一看到加工圖紙就打了退堂鼓。但劉勇冠迎難而上,帶領技術攻關團隊細化產品加工工藝,不斷嘗試創新加工方案,力求達到相關技術要求。他把生產線當成了自己的家,不論節假日還是深夜十一二點,經常能看到他在數控車床邊一次次地反復演算、推敲、調試程序的身影。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他和技術團隊最終制定了符合工藝要求的加工路線,完成了產品的調試和小批量生產。生產任務有了,但車間卻缺乏經驗豐富的操作工,僅依靠現有操作人員無法在交貨期內完成生產任務。為了保證產品順利交付,劉勇冠又帶領技術攻關團隊充實到生產一線,與操作人員一同進行三班倒作業,最終該批產品全部交驗合格,順利完成了交付任務,員工們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2018年,為了應對新形勢下的生產任務,分廠以資源整合為原則,對各車間布局進行了調整,將原先的小數控車間、大數控車間和普車車間進行了整合,新成立了數控車間,劉勇冠擔任車間主任。面對新的責任,新的挑戰,劉勇冠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三月份,車間在承制某產品時,由于材料表面硬度高,刀具磨損快,很難加工出合格的產品。為保證如期交貨,他帶領攻關團隊反復進行調試,不斷對加工工藝進行調整,最終找到了最優的工藝路線,解決了這一窄口問題。剛剛完成調試,他又帶領攻關團隊沖鋒在一線,全力配合完成該產品的加工任務。通過不懈努力,車間提前一周完成了任務,確保合同如期履約。
傳道授業解惑也
工作中的劉勇冠不茍言笑、心細如發,對車間每位員工要求都非常嚴格。他常說:“我進廠的時候只有技校文憑,吃了學歷低的虧,但你們年輕人不一樣,現在集團公司有這么好的條件,大力推行三層九級帶頭人隊伍建設,你們得多試試,好好規劃一下個人職業發展?!痹谒膸酉?,車間技術員隊伍中涌現出了兩名科技帶頭人、四名技能帶頭人。車間不時有新員工加入,這些新手對于數控機床的操作了解較少,劉勇冠手把手地教導他們設備的操作要領,還通過組織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形式加快新人的成長速度,使他們在操作技能上能夠快速成長、獨擋一面。
從一知半解的技校生到現在管理、技術樣樣精通的車間主任,從數控加工的門外漢到數控車工高級技師,一路走來,從劉勇冠的身上體現出了共產黨員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體現出了一線工作者質樸、謹慎、不畏艱難的工作作風。如今,面對新形勢下的生產經營任務,劉勇冠不畏困難、披荊斬棘、迎難而上,繼續帶領他的團隊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周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