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清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晉西車軸鐵貨分公司鋼結構車間交驗班班組長,主要從事鐵路車輛的焊接工作。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堅信“技術是磨練出來的,口碑是實干出來的”,30多年來堅守在生產一線上,堅守在焊工這個崗位上,攻堅克難、奮勇爭先,讓黨徽在焊花中閃耀出光芒。
在焊花中展現勞動者風采
在攻堅生產中勇挑大梁。2018年,鐵貨分公司完成鐵路車輛2424輛,這些鋼結構整車都要經張慧清一一細致檢查、確定整車無質量問題后,才能轉入下道交驗工序,鋼結構整車的順利交驗凝聚了張慧清太多的汗水和辛勞,也見證了他一年來的辛苦付出。尤其是在兩型敞車雙班大干期間,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現場,先對夜班生產完成的車輛進行逐一檢查,及時處理發現的質量問題,緊接著再對白班流轉過來的車輛進行鋼結構交驗,基本上每天要完成14-15輛鋼結構整車交驗,有時候忙起來中午顧不上休息,晚上更是要加班到很晚,直到鋼結構工序當天完成的量全部轉入交驗工序才能回家。在生產現場,張慧清會隨身攜帶尺子和手電,檢查零部件、整車是否按照工藝尺寸要求完成組焊,焊縫質量是否過關等,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進行嚴格測量,爭取每一輛鋼結構整車產品都能成為精品。
在攻堅生產中爭當先鋒。張慧清憑借高超的技能和多年的實戰經驗,在一次次解決生產難題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在C80B敞車鋼結構側開門變形嚴重的窄口工序中,由于加工工藝及材料的特殊性,只能采用機械方法進行整形,張慧清使用銅錘敲打的方式,平均每個門錘打8-10次,往往一輛敞車干下來,衣服都濕透了,900輛C80B敞車他都是這樣堅持下來的。在C70E敞車生產過程中,針對上側梁旁彎超差嚴重的難題,他利用千斤頂或絲杠拉,并采用火焰烤火的方式完成補強座的安裝;在C70E敞車下側門吊索吊具無法滿足生產要求的情況下,他利用型材、板材制作了專用的吊運吊具,便于下側門產品的吊運和組裝,為生產創造有利條件。無論在生產中遇到何種困難,他都能想到辦法一一化解,保證了各項攻堅生產穩步推進。
作為一名班組長,張慧清在生產組織、安全、質量、人員安排等方面事無巨細,樣樣安排得細致周全。按照分公司下發的質量獎懲管理辦法,他對班組員工進行嚴格考核,將自檢、互檢工作落實到位,獎懲有術、賞罰有度,切實保證了生產進度與產品質量同步提升。針對班組中青年員工較多的特點,張慧清切實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青工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充分挖掘青工的潛力,將青工的作用最大化,全力打造一支優秀的鋼結構交驗生產團隊。
在焊花中書寫無悔人生
焊工這個工種的特點就是輻射高、煙塵大、工作條件艱苦,焊花飛濺既灼眼睛又傷皮膚,張慧清30多年如一日地堅守在焊工這個崗位上,堅守在鋼結構交驗這道工序上,看著每種車型日產、月產量不斷創新高,看著一輛輛經自己之手交驗完成的鋼結構整車緩緩駛出分公司大工房,看著一批又一批訂單按節點順利交付,他知道自己所付出的汗水和艱辛都是值得的,自己從事焊工這個崗位也是光榮的。
如今,張慧清已是一位將近50歲的老員工了,但他的工作勁頭依然不減當年,他不僅熟練掌握了焊接技術,還學習了氧乙炔切割、鉚接等多項技能,他用堅守和奉獻在鋼結構交驗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精彩的職業生涯。
在焊花中詮釋榜樣力量
張慧清不僅僅是一名勞動模范,也是一名有著將近30年黨齡的優秀老黨員,在工作中他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模范作用,讓黨徽在在焊花中閃耀出光芒。
2018年全年生產大干中,他基本上每天工作都在12個小時以上,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當天的活當天完、當天的難題當天解決。在車間大家習慣地稱呼他為“張胖子”,他只要一聽到這個稱呼,就知道肯定是來活了、生產遇到難題了,他就第一時間沖上去解決,做到關鍵時刻沖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來,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當你走進鐵貨大工房西門的時候,第一眼就會看到張慧清忙碌的身影,一會爬高鉆低,一會彎腰弓背,一刻也不停歇,苦活累活都干,充分體現了一名黨員的風采。
憑借“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多年的辛苦付出收獲累累碩果。2018年,張慧清榮獲山西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榮獲集團公司“勞動模范”稱號。這些榮譽的獲得離不開張慧清的默默付出,也離不開他手中焊槍的陪伴,一把焊槍,焊出了無數優秀產品,也焊出了屬于張慧清自己的榮譽。
勞模不是一時的榮譽,而是一份永久的責任與擔當,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張慧清將繼續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比別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事事時時都起到帶頭作用,做“工作的模范、團結的模范、新時代的模范”,讓胸前的黨徽繼續在焊花中熠熠生輝。 (張 霞)